海外产胶国去产能程度偏弱

发布时间:2015-12-12      新闻来源:中国橡胶网

   

对供给侧改革的预期令此前快速下跌的沪胶期货一度迎来止跌反弹走势,主力1605合约暂时告别“四位数时代”,期价回升至10000—10500元/吨区间内运行。由于我国天胶对外依存度较高,如若产胶国供应压力不减,供应过剩局面恐难以改善,加之国内需求不足,沪胶面临再度回落风险。

沪胶缺失供给侧改革优势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均面临需求相对于供给疲弱的困境,考虑到需求不足的背后有中长期因素存在,并且传统的需求管理手段包括财政和货币总量调控效率都较为有限,促使决策层重新审视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过,笔者认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有助于缓解部分商品的供需矛盾,但对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天然橡胶品种却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2014年我国橡胶进口量达到409万吨,而2015年年初迄今橡胶进口量共计413万吨,同比增加12.3%。我国年产胶量不足82万吨,对外依存度远远超过80%。如若产胶国不能协同中国一起对供应端进行改革,压缩天胶产能,放缓割胶频率,那么单靠中国难以改善供需结构。

海外产胶国去产能程度偏弱

据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成员国天胶总产量同比下降0.2%至996.4万吨,远弱于市场预期。虽然中国产量被向下修正至81.74万吨,但第一产胶大国——泰国年产量却被上调至430.9万吨。与此同时,今年越南天胶产量、出口量同比将均有明显增长,基本填补了印尼、马来西亚等其他产胶国的减产空间。由于海外产胶国用工成本较国内低廉,加之政府补贴,低价胶源威胁中国天胶市场。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2015年11月进口天然及合成橡胶50万吨,较10月进口量41万吨增加22.0%,较上年同期的33万吨则大幅增加51.5%。而当下国内需求端消化能力有限,外部大量进口明显体现于显性库存上。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继续上涨至23.51万吨,旬环比涨幅10.07%。其中,库存增长的主要胶种依旧是天然橡胶,较11月中旬涨幅达到10.21%。

下游需求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一方面是供给侧改善前景不佳的预期,另一方面是国内需求端好转的可能性不强的现实。据统计,国内重卡市场11月份共约销售各类车辆4.5万辆,比去年同期的5.42万辆下降17%。1—11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49.9万辆,同比下滑27%,降幅相比1—10月只减少了1个百分点。按照这一趋势,2015年全年重卡销量很可能定格在54.5万辆左右,同比下滑约27%。终端销量不济令上游轮胎行业销售萎靡,据中橡协轮胎分会对40家主要轮胎企业统计,1—10月销售额1143.6亿元,同比下降15.17%,出口交货值408.1亿元,同比下降17.18%,净利润达48.1亿元,同比下降35.44%,行业亏损面高达22.5%。

由此来看,受制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属性,如果不能联合海外产胶国一起改善供给侧,那么天胶市场很难获得改革红利,缓解当下供应过剩而需求不足的困境。中长期看,沪胶1605合约将延续低位运行模式,短期不排除再度回落的风险。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566,86153950 客服信箱:chem@job1001.com